北京时间 :

报社简介

广告服务

《农民日报》新闻投稿邮箱 投稿要求

时间:[2024-03-26 14:57]

  《农民日报》 最初由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于1980年4月6日在北京创刊,原名《中国农民报》,是我国历史上第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报纸,是份中央级、综合性大报。1985年,《中国农民报》更名为《农民日报》,邓小平同志欣然命笔题写了报名。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指示,农民日报社成建制划归农业部领导,作为全国性、综合性的中央级报纸,它继续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职能。
40多年来,《农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始终如一地发挥政治优势,坚持党性原则,把政策宣传作为报纸的灵魂,在农村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有力的政策指导作用。 40多年来,她始终如一地坚持替农民说话,帮农民致富,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县乡领导及农民群众中享有盛名。
农民日报社属于中宣部等部门指导,农业农村部直属司局级事业单位,是中央级综合性媒体机构。
《农民日报》为适应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进一步做好法治评论工作,加强与读者、作者等交流互动,推动法治评论工作融合发展,现向社会各界征稿。

 
《农民日报》投稿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
2、定位相符领域热点问题,具有专业性。
3、新闻来源可信,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须为原创。
4、语言风格不限,可以严谨专业,也可以轻松活泼。
5、行文符合写作规范,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简洁,
6、收稿范围:
投稿范围:农业 食品 地方创收  公检法、工商税务、信访、消防以及个省市政府机关单位。
投稿邮箱:455692546@qq.con
 
版面介绍:中国以全国农民和农村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报纸。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办。1980年4月6日在北京创刊。原名《中国农民报》。初为周刊,1980年7月改周2刊,1983年 1月改周3刊。1985年1月改名《农民日报》,为周6刊(星期日休刊)。对开1张。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设有代印点。主要发行到国内各地县、镇、乡;国外也有少量订户。日发行量40万份(1988)。办报宗旨是高举农村改革的旗帜,为八亿农民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它着重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经常刊登"政策问答"和专论,具体、系统地讲解新的政策精神;经常发表典型报道和评论,支持农村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等新事物的发展;编辑部每天收到农村来信、来稿近千件,设有"读者来信"专版,反映农民的呼声和要求,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时常就农村改革中的新问题组织讨论;通过"农业与科学"、"法制"、"农家生活"、"国外农村"等专栏,向农民提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报道勤劳致富的事例和经验,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产供销信息。还为一些地区出专版,增进各地区的相互了解。报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20多个记者站,在农村工作部门聘有一批特约通讯员。与各省、市农民报社共同组成"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与国内同行开展互助合作;与国外一些同行也建立了联系。




-----

加快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更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吉林省梨树县,“黑土地”上了保险,只要耕地有机质含量提升,农户就能获得保险金奖励,乡亲们保护耕地地力的热情得到激发;江西省抚州市,“稻香贷”“桔时贷”等特色贷款精准浇灌当地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不断涌现……希望的田野上,金融有力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加快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提升服务水平。2023年,我国涉农贷款增加7.43万亿元,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全国县乡居民,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农业保险规模居全球前列。不断扩大的金融供给,持续提升的服务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方面,对发挥金融作用提出明确要求。把重点放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必须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集中资源、加快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更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趋势明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这既对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针对乡村产业链特点及小农户资金需求,在技术上,可以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推出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在布局上,不妨优化普惠金融服务点设置,加强对偏远农村、山区等的金融服务;在模式上,应推动“融资、融智、融商”有机结合,创新搭建招商引资、产销对接、融资支持等综合服务平台。

金融发力,有助于织密农业“安全网”。当前,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等对乡村产业体系的影响仍然存在。农业保险具有防灾减损和灾后风险补偿的功能,有必要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同时,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探索农产品期货期权和农业保险联动,创新产品和服务。

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摆在金融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将为金融机构自身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锚定目标,鼓足干劲,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能力,必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业强国建设。